查看原文
其他

超详细!武当山古建筑群之“九宫”介绍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崖上故宫 云中紫禁

钟灵毓秀 玄妙空灵


武当山古建筑从唐代开始兴建,明代达到鼎盛,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建筑中实属罕见。



尤其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创造了自然美和人文美高度融合的名山景观,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博物馆”。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

武当山恢宏庞大的古建筑群

最亮眼的部分之一——“九宫”


太和宫


(▼内容较长,请向下滑动查看)


观武当胜景,必登天柱峰。朝真武祖师,必拜太和宫。大岳太和宫建在众峰拱拥、直插云霄的武当最高峰——天柱峰的绝顶上。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是武当山的最高胜境,无论是信士香客,还是游人墨客,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和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武当山。



游览金顶的顺序基本为先到“一柱擎天”观景台(小道场),然后入朝拜殿、太和宫、紫禁城、灵官殿、沿九连蹬登金顶,参观完金顶后,沿后山神道下山返回到太和宫,再参观古铜殿(转运殿)、皇经堂。



【“一柱擎天”观景台】金顶“小道场”是游客集散地之一,这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柱擎天”等几块碑刻。这四个字是形容武当山天柱峰高大雄奇,像撑天石柱直插云霄,是民国15年(1926年)时任襄阳道道尹宗彝所书,他擅长魏碑,为一代书法大师。



【转运殿】又叫古铜殿,转运殿实际是两座殿的包容与结合,分内、外两层。内部的小殿为铜殿,包着铜殿的是一座普通的神殿。二者之间,四周皆留有闻隙,恰一人侧身能过。间隙拐角深处伸手不见五指,冷气袭人。相传,环绕古铜殿转一圈,可转运得福。



【钟楼、鼓楼】属小品式建筑,钟、鼓主要起到召集道众的作用。现在“钟”和“鼓”作为文物保存起来以后,这种“晨钟暮鼓”之声在今天的武当已经很难听到了。



【大岳太和宫】穿过钟鼓楼前面的廊亭就是太和宫的正殿,又名朝拜殿,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欶建,清康熙以后改为太和宫,额书“大岳太和宫”,殿内正中供奉着真武铜像和金童、玉女、执旗、捧剑和6尊从官神塑像。


殿门两旁有圣旨、功德铜碑各一通,一通为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立,碑文记载着天柱峰北天门外苍龙岭建雷坛、造金像的经过;另一通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铸造,碑文为遣工部右侍郎陆杰致祭北极佑圣真君的圣旨。



【紫金城】紫金城是环绕天柱峰顶端修建的城墙,金殿被围在其中。紫金城有四道天门,全是青石雕制,造型庄严,象征天阙。其中东、西、北三道天门为石墙封闭的假门,唯有南天门可供进出。在中国的传说中,南天门是进入天宫的第一重大门,也是帝王宫殿的大门,庄严肃穆。



【灵官殿】进入南天门,是灵官殿长廊,幽暗阴森,冷气袭人。登上一段石阶,是一小平场,依岩置一小石殿,殿内置锡制小殿,名叫灵官殿,是全山现存稀有的锡制建筑物。原置锡制灵官像,后被毁坏。殿旁有御制圣旨石碑数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金殿】金殿为明朝永乐时期铜铸鎏金仿木结构建筑,总重约90吨,由三千多个金属铸件,3万公斤纯铜和360公斤黄金共同拼接而成。平均每勺铜里要加入7.44两黄金,因此得名为金殿。殿内所置神像、神案、供器均为铜铸鎏金,金光闪闪,光彩夺目。正中宝座上供奉着真武神像,像高1.86米,重10吨左右。水火二将分立两厢,执旗捧剑,勇猛威严;另有金童双手捧册,儒雅庄肃,玉女双手捧印,温雅文静。在真武神像前御案下,置玄武一尊,为龟蛇合体,蛇绕龟腹,翘首相望,生动传神。(到金顶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看一眼里边的壮观景象)



殿外檐际,悬游龙戏珠斗边鎏金匾额,竖铸“金殿”二字,遒劲刚健,楷法谨严,传为永乐皇帝所书。殿体各部为分件铸造,遍体鎏金,无论瓦作、梁架构件,均按木结构宫殿仿铸,榫卯拼装,结构严谨,合缝精密。



正脊两端铸龙吻对峙,垂脊圆和,翼角飞举,其上饰仙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等珍奇异兽。金殿自安装至今从未修动过,每个构建均为明代原物,反映着明代最高规格的建筑风貌。例如翼角上的仙人是侧坐于仙鹤之上,从金殿正面看,两个仙人是相对的;从侧面看,左右两个仙人是相背的,这种明代仙人侧坐仙鹤原件全国罕有。



【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金殿的须弥座及殿前的精雕石栏院子,均为光滑细腻的石材叠砌而成。以整块紫色纹石墁地,台四周绕以同一石质雕刻的莲花柱饰栏,雕刻细腻柔和流畅。据考证,该“玉石”为距今约5亿年的竹叶状化石和三叶虫化石,像这样的化石作为古建筑材料,在我国尚属罕见,可谓千古一绝。



【148根青铜栏杆】在金殿周围围绕有148根青铜栏杆,除四角为方形外,其余均为圆柱形。这148根青铜栏杆是明代万历年间由云南、江西、陕西等省信士以家为单位捐造的,每根铜栏杆上均有铭文,记载捐献者籍贯、姓名及祈求愿望等。



【皇经堂】是目前金顶道人做早晚开坛功课的道家法事的场所,也是武当山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清代木雕作品。它坐北朝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皇经堂的屋檐上吊着四个铃铛,只要有风吹过,很远都可以听见清脆悦耳的铃声,据传这铃铛还有预报风雨的功能。


堂前为石雕刻御道,与檐廊石栏望柱连为整体。殿外正面为全开式木门,木制门上浮雕着众多的道家人物故事及珍禽异兽图案,雕刻技艺精湛,形象逼真,反映出清代的社会生活、信仰和审美情趣。



【下山路线】大家参观完金顶后,有四条路可以下山:第一条,从皇经堂旁边向西出山门,沿朝圣门,一、二、三天门,朝天宫到乌鸦岭,这是后山神道,也是明朝修建的古神道;第二条,从索道上站,经分金岭、朝天宫,到乌鸦岭,这是前山神道,也是清朝修建的古神道;第三条,从索道上站经琼台至金顶游步道下去到索道下站;第四条,乘缆车下山。


清微宫(遗址)


湖北十堰武当清微宫在妙华岩东,离太和宫约1.5公里。其地向阳,诸峰环列,冬暖夏凉。明永乐十年(1412年)建玄帝大殿、山门、廊庑、方丈、道房、斋堂、圜堂、厨堂、仓库等计31间。后因失修逐渐毁废。今存建筑有大殿、配房、琉璃化纸炉等21间,建筑面积605平方米,占地面积5390平方米。



据考证,清微宫在元代就有了相当的规模,明永乐十年又进行了大规模修建。清微宫扩建完成后,明永乐皇帝亲赐宫额为“清微天宫”。


紫霄宫


(▼内容较长,请向下滑动查看)


紫霄宫是武当山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宫殿之一。提起“紫霄宫”,大家也许会问什么叫“紫霄宫”呢?其实,“紫霄”是象征天上紫微星座,居中央为帝君;“紫霄宫”意为天地中央的紫坛。



紫霄宫背倚展旗峰,海拔804米,面对三公、五老、大小宝珠、蜡烛、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有蓬莱第一峰。周围山势形成二龙戏珠宝椅状,构成了一幅完美的风水宝地,被誉为“紫霄福地”、“云外清都”。



紫霄宫创建于宋代宣和年间(1119~1125);元代重建,名“紫霄元圣宫”;明永乐十年(1412)欶建,赐额“太玄紫霄宫”;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扩建到806间;新中国成立后,曾几度修葺,保持了原貌。现存建筑182间,建筑面积8553平方米,建筑及遗址面积7.4万平方米。



透过中轴线往上看,层层崇台之上殿堂楼阁依山叠砌,中轴线两边建筑对称,主线上依次为东天门、禹迹池、金水桥、龙虎殿、朝拜殿(十方堂)、紫霄大殿、父母殿,以紫霄大殿为序列的高潮。整体布局巧妙,错落有致,丹墙碧瓦,富丽堂皇。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武当山道教协会所在地。 



【紫霄福地】在紫霄宫广场右前方约百米处,现存福地殿山门及遗址,福地门上刻有“紫霄福地”四个字,顺着福地门向上走,就是古人朝拜金顶之路,目前已废弃,可见,在古代,紫霄宫是通往金顶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金水桥】紫霄宫门前有一金水桥,与天安门前的金水桥是一个名字,桥下是玉带河,这是皇室家庙的标志。



【赑屃驮御碑亭】走上紫霄宫的第一个崇台,两旁对称耸立着两座赑屃驮御碑亭。一座为《下大岳太和山道士》碑文,颁布明成祖对武当山的管理规章,一座为《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碑文,记述着永乐皇帝为什么要修武当山及其过程。



【朝拜殿】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来到紫霄宫第二重殿朝拜殿,也许会有人问:“我来武当山就是朝拜的,为什么单独这个殿叫朝拜殿呢?”其实,在明朝时,武当山是皇室家庙,只有皇室派内臣到武当山祭祀时才能到紫霄大殿,普通的信士都只能在这里朝拜真武,因此这个殿叫朝拜殿。



【紫霄大院】穿过朝拜殿,一座幽静雅适的青石墁地的大院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三层饰栏崇台之上便是紫霄大殿。大殿四周的建筑布局十分紧凑,大殿东西两边的两座四合院为冬宫、西宫。



【观“太子卧龙床”自然奇观】在紫霄宫大殿前极目远眺,蜿蜒逶迤的照壁峰峰脊,自然流畅峰峦线条构成了一副“太子卧龙床”的自然景观。


【日池观鱼】在紫霄宫大殿前有个周护饰栏的圆形水池,它叫日池,池中有鱼。依栏观鱼,你会发现这里的鱼有黑、青、红、黄、白五中颜色。




紫霄大殿为重檐歇山式庑殿,丹墙碧瓦,脊饰有龙凤、宝瓶、仙人、天马、海马、狮子等大小鸱吻共61个,造型逼真栩栩如生,按照建筑法式规定,像这样的大木式作法,在明代代表着皇权的最高等级。



【紫霄大殿】在紫霄大殿内有36根巨柱排列耸立,如同东海龙王殿内的定海针,一丝不动,重檐屋顶用数百个斗拱将抬梁卯榫连接,十分坚固,前檐的18根柳筋斗栏拱是古代大木建筑独特做法,不仅引用了力学知识,而且使檐部装饰得更加壮观。


殿内天花澡井及梁枋通体饰有龙凤、日月、云雷、海天、鸟兽、花卉彩绘,墙壁上及梁枋间还有道家神仙人物典故和山水壁画58幅,工笔写意,气韵生动。



大殿正中供奉真武神像,为明代泥塑彩绘贴金,像高4.8米,头戴冕旒,身着帝服,双手捧圭,端坐宝座,为武当山尚存最大泥塑像。这尊神像,一般人把它当做玉皇大帝,原因是头戴冕旒。据专家分析认为应为“真武大帝”。


大殿左神龛中供奉着一尊明末凊初纸糊贴金真武神像(现已被收藏),高0.89米,宽0.26米,神态自若,衣褶清晰,线条流畅,手法细腻,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纸糊神像”。



【父母殿】父母殿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已废,现存建筑为民国早期重建,硬山砖木结构,复合式顶,杂式木构架,小青瓦屋面,前檐为廊,后封檐,建筑风格个性特点十分突出。父母殿内,正间神龛内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的父母净乐国皇帝明真大帝和善胜皇后琼真上仙。

紫霄宫还有龟脖吐水,金银沙坑、金蛙叫朝、银线穿珠、喜鹊迎宾等奇景,这里也是你来武当山必游览的重要景点之一。


朝天宫


朝天宫上拱天柱峰,下瞰南岩宫。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赐额“朝天宫”。明清时曾扩建,因年久失修而毁坏。1991年,湖北省政府拨款维修庙房10间,建筑面积190平方米。



相传,朝天宫被视为“天界”,是天庭与人间的分界线。古时朝武当的信士到此,就相当于进入了天宫的大门,因此,他们都要在这儿先礼拜后,再继续登金顶。朝天宫主殿内供奉玉皇、真武等神像。


南岩宫


(▼内容较长,请向下滑动查看)


南岩,位于金顶之北,因它朝向南方,故称“南岩”。南岩宫全称“大圣南岩宫”,以建筑神奇,峰恋秀美而著名,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相传南岩是真武修行四十二年,得道飞升之地,历来被道家尊为圣地。



南岩宫被认为是武当山“九宫”中布局最为灵活的道宫观,又因它处在陡峭的山崖边上,因此也被誉为“挂在悬崖上的故宫”。



【乌鸦岭】顾名思义,是因乌鸦多而得名。相传当年真武大帝到武当山修炼,因树密林深,经常迷路,常有乌鸦在空中飞翔,陪伴着他,为他引路,真武大帝得道后,就封乌鸦为尊神。


千百年来朝山进香的信士们来武当山朝拜时,除了必备的香裱,都会带上苞谷、米花等食物,到了乌鸦岭就把食物撒向路边或悬崖外,形成了乌鸦齐飞的壮观景象,这就是武当“动八景”之一“乌鸦接食”。



【“大圣南岩宫”碑石】在通往南岩宫南天门的百余级陡峭石磴道旁,有一碑石,竖刻“大圣南岩宫”,该碑阳刻横书“欶建”两字,阴刻竖书:“大圣南岩宫”五个字,俱为正书,为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所立,是明成祖朱棣欶建南岩宫所赐,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南岩宫的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山头、垭脖、峭壁、岩洞等险境,建造了一座座宫殿、亭台、山门等,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南岩宫建筑群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南边悬崖绝壁岩洞中主要建筑有皇经堂、两仪殿、龙头香、天乙真庆宫石殿、太子睡龙床、古棋亭等;北坡主要建筑有左右碑亭、龙虎殿、配殿、大殿等。



【玄帝殿】在玄帝殿竖匾之下,还有三个横匾,分别是“曲成万物”、“道通天地”、“北极枢庭”。其中“曲成万物”匾是康熙帝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万寿节(当朝皇帝的生日)为武当山题写的。“曲成万物”这四个字,出自于《周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曲成”是指万物生成之形体轨迹以迂为直之方法。左侧的匾额是“道通天地”,右侧的匾额是“北极枢庭”,因为真武大帝就是玄武神,镇守北方。



【两仪殿】两仪殿其实就是父母殿。两仪,指天地或阴阳,由太极而生。《易经》中把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数术法来推论。在《易经》的卦辞中有阳为天、为乾、为父;阴为地、为坤、为母之说法。大殿内正中央供奉真武父母,真武神像在父母神像前方,大殿上匾额写着“德配乾坤”,故称“两仪殿”。



【龙头香】 穿过两仪殿,大家就可以看到著名的龙头香了。用青石雕凿而成,通体长2.9米,宽0.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壑,龙头朝向金顶,龙头上放一小香炉,探身俯瞰毛骨悚然。龙身浮雕祥云,造型美观,线条流畅,是古代石雕艺术中极为珍贵的佳作。


古时道家信徒为表达对神的虔诚,冒险步入龙背祈福上香,堕崖丧命的不计其数。清康熙十二年(1673)湖广总督蔡毓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以示。



【“寿福康宁”摩崖】 沿着大殿后神道前行,左行50米处是一座小山门,山门内岩壁上刻有“寿福康宁”四个大字。简单的四个字,却说出了人间一切美好的愿望。道家的真谛不仅在于修行,而且在于普度众生、教化育人,给人间以美好的祝愿。大家可以在这里留个影,顺便把武当山的“福寿康宁”带回家。


五龙宫


五龙宫全称兴圣五龙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以西的五龙峰山麓,灵应峰下,前为金锁峰,右绕磨针涧,地势清幽。它是武当山建筑最早、别具一格而又引人入胜的九宫之一。相传唐贞观年间(627一649)均州太守姚简,祈雨于武当山,见有五龙从空飞降,即在此建五龙祠。宋代改名五龙灵应之观。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改为五龙灵应宫,元仁宗时加赐为大五龙灵应万寿宫,元末毁于兵火。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于旧址重建殿堂庙宇850间,赐额“兴圣五龙宫”,辛亥革命后又大部毁坏。



五龙宫坐西朝东,宫门外有九曲十八弯的红墙,南北各有一座碑亭,前有日池、月池。进宫门是龙虎殿。其内尚存丈余高的青龙、白虎等泥塑彩绘神像,保存有九重石磴和九重台。元君殿基中部汉白玉须弥座上,供奉着铜铸鎏金玄天真武神像,高达1.95米,是武当山最大的真武神铜像。元君殿前有天池和地池,泉水从石龙口吐出。其左为玉像殿,右山坡下尚存元代所立的“大五龙灵应万寿宫碑”。2020年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五龙宫遗址考古队,对五龙宫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工作。



玉虚宫


(▼内容较长,请向下滑动查看)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是武当山规模最大的一宫。位于武当山北麓,坐落在5平方公里的盆地之上,从东天门、北天门的位置看,武当山城区都是玉虚宫的范围,众山周护,剑河环绕,地势开阔,目前是武当山旅游集散地。


图片源自:Mr · wang


玉虚宫曾为张三丰修炼之地。张三丰曾预言“武当异日必大兴”。果然,明永乐十一年(1413)永乐皇帝敕建玉虚宫,嘉靖三十一年(1552)重建。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描述其曰“太和绝顶化城似,玉虚仿佛秦阿房”,可见当时规模宏大。


图片源自:Mr · wang

图片源自:Mr · wang


在建筑布局上,玉虚宫主题建筑坐南朝北,按故宫“三朝五门”制,平面布局为五进三城;外乐城、紫禁城、里乐城,三城都有各自宫墙间隔连围,形成等级鲜明,规模宏大的宫城。现存宫墙、宫门、父母殿及四座碑亭。


图片源自:Mr · wang


在武当山,共有12座“龟碑亭”,其中静乐宫2座、玉虚宫4座、紫霄宫2座、南岩宫2座、五龙宫2座。玉虚宫内的四座赑屃驮御碑上分别刻着明成祖《下大岳太和山道士》、《御制大岳太和山道宫》碑文和明世宗《御制重修大岳太和山玄殿纪成》、《重修宫观》碑文。



金水河穿城而过,其上修建金水桥。此桥为明代建筑,方整石砌筑,两侧立莲瓣石榴头栏作为护栏,非常精美。



明代琉璃焚帛炉,用来焚烧香裱的熔炉,香裱是道家通神的信物,因此焚帛炉就成了道家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



武当道家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要求出家人忠孝诚信,因此在武当山各宫观主殿的后面都建有父母殿,教诫每位信徒香客,孝敬父母是修行人生的一大要义。


明天启七年,即1627年,玉虚宫发生了毁灭性火灾,其轴线主要建筑均遭火劫。百年后,即清乾隆十年,玉虚宫再次遭到大火,其附属建筑一并化为灰烬。1935年夏,山洪暴发,数十万方沙泥直泄玉虚宫,大片房屋被吞没,号称南方“故宫”的玉虚宫自此成一片残垣断壁……



玉虚宫大殿修复工程于2007年5月启动,经过5年的保护性修复,玉虚宫宫墙、御碑亭、山门、龙虎殿、玉虚殿、玉带河、宫内石板地面等工程已经完工。该修复项目完全按照修旧如旧的办法,严格遵循文物维修的方式和原则,由清华大学古建筑研究院设计。



2012年9月底,武当山玉虚宫大殿修复落成典礼在玉虚宫隆重举行,2012年10月16日,武当山大兴六百年罗天大醮在这里举行。


净乐宫


位于丹江口市城区东郊静乐湖北坡。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敕建庙房197间。明成祖赐额“元天净乐宫”。明代嘉靖年间扩建到520间,占地面积为121785平方米。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利水库被淹。2006年复建。复原后的净乐宫占地面积115794.15平方米,建筑面积63000平方米。



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山门、龙虎殿、玄帝殿、父母殿。进山门,左右为东西御碑亭;一进为龙虎殿,左右有救苦殿和财神殿,二进为玄帝殿,两侧是东、西配殿。三进为父母殿,左右有三官殿和紫云亭。为国家4A级景区。


遇真宫




遇真宫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属武当山九宫之一, 位于山麓,海拔174.7米,背依凤凰山,面对九龙山,左为望仙台,右为黑虎洞,山水环绕如城,旧名黄土城。明代初期张三丰在此修炼。



遇真宫是武当道教传奇人物、武当武术祖师——张三丰的道场,信徒心中的“太极祖庭”。永乐年间(1412年)皇帝命令在此地敕建遇真宫,于永乐十五年竣工,共建殿堂、斋房等97间。到嘉靖年间,遇真宫已经扩大到396间,院落宽敞,环境幽雅静穆。时有殿堂、斋堂、廊庑、山门、楼阁等大小建筑二百九十六间。由前至后,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斋堂、真仙殿、山门等。院落宽敞,道房幽雅。




现存大殿为砖木结构,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四周饰斗栱,后檐毁,现封檐。单檐飞展,彩栋朱墙,巍立于饰栏崇台之上。现存庙房33间,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占地面积56780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琉璃八字宫门、东西配殿、左右廊庑、真仙殿及道舍等,基本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真仙殿为庑殿式顶,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单檐飞展,彩栋朱墙,巍立于崇台之上,古朴典雅,庄严肃穆。




遇真宫以奉祀张三丰而著称,其真仙殿中存有张三丰铜铸鎏金像,身着道袍,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姿态飘逸,颇有仙风道骨,是一件极为珍贵的明代艺术品。


经过创世界纪录的南水北调文物顶升复建工程,最具价值的山门、宫门等建筑原地“长高”15米,后期复建还将结合最先近的声光电特效还原它昔日的辉煌与尊荣。


庙宇宏敞,建筑巍峨

依山就势,巧妙构思

曲与直、静与动、

刚与柔的完美融合

武当山古建筑群之美

震撼人心!


武当山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七日游最新合集来啦!总有一款适合您!

一大波干货、美图来袭!这份超强武当山游玩攻略请收好!

最新发布!武当山这部MV太震撼了,快来抢鲜看!

@十堰人,快来指纹解锁看看!有惊喜哦~~

来源/十堰广电综合武当山

全媒体记者/许海芳 彭涛 白孟尧

编辑/喻晨曦

制作/《美丽湖北行》栏目


欢迎关注十堰文旅视频号

点赞和再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